国学加盟

国学热别走偏了,实质是要弘扬中华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资讯活动 > 行业资讯

国学热别走偏了,实质是要弘扬中华文化

2019-07-08

国学加盟国学加盟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国学、国学阅读、国学教育等不仅仅成为热门的词汇,更是变成了一种重要的社会与文化现象:各种解读国学的书籍争相出版,各种品评古人的节目陆续播放,一些地方喜欢举行身着汉服的盛大庆典,不少学校推行学生每天早晨摇头晃脑的晨读……足见国人对国学的热情。但是,越是这种言必称国学的时候,越需要认识国学的内涵与外延,了解其价值与意义。可以说,惟有切实的了解,才有真正的热爱。

 

硬笔书法练字加盟国画加盟,国学加盟

 

到底何谓国学,并没有非常确切的定义。有人把国学的精髓解释为国学的十二道,也有人解释国学的精髓是“六艺”和“六经”。其实,国学是对应西学而言的,可看成是中国上下几千年来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传统文化,至少应包含着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由经典诸如四书五经等在内的传统知识体系和文化,二是包括天人合一,忠孝廉耻等在内的核心价值观。三是中国人的信仰、思维、行为方式等。国学也可以简单地解读为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比清末至民国以来不时有少数知识分子提出抛弃中华传统甚至放弃汉字这样极端言论,在当前兴起国学热格外值得玩味,从深层次的根源探究,这与我们国家在新世纪全面崛起,民族自信心全面回升密切相关。事实上,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国学热的兴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支撑国人的文化自信意义重大。现在,有不少人在那里呼吁重归传统、倡导弘扬国学,这当然值得赞许,但也要警惕形式主义以及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渣滓泛起,带偏了国学热。

 

因此我们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才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它也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国学的生命力在于传承

 

作为世界上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正是在经典书籍以及先人们的口传心授下才能代代相传并有了发扬光大的可能。这种传承过程中,首先就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因此,对于每一个人,家庭在其中承担了重要作用,家长扮演了核心角色。对于学生,学校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教师就是文化传承的枢纽。对于已经工作的成年人,所在机构就是文化传承的平台,机构的负责人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核心。因而,弘扬中华文化并不仅仅是某些人或某些机构的责任,而是全体国民的责任。

 

2.国学的发展在于交流借鉴

 

在现有且又有悠久历史的文明中,并不存在孤立从未受到外来影响的文明。文化是丰富的,甚至完全不同的,文化的发展过程也是各种文化不断相互影响,并借鉴融合的过程。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开始与周边各国进行了互相的交流互鉴,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融合发展。例如,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1000多年,与原始的印度佛教相比,已相去甚远,发生了很多很大的变化,在影响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完全被中国文化所影响,并与中国的儒释道混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道德的重要支柱,成为社会和谐的另外一种规范。中华文化的发展一定是要把我们的文化推广到其他民族,并引进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

 

3.国学的未来在于创新

 

文化本身,也是伴随社会发展不断演进变化的,尤其是近现代,随着技术的进步,每个国家的文化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交通工具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人的联系,从而带来了更多的区域间语言文字建筑等方面的融合。电的发明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生活作息的规律,直接影响了一些关联文化的形成。电视出现后,更是出现了土豆电视这类转专有的名词,以描述某种生活状态。再比如,今天人们广泛使用微信,微信已经成新的文化形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一种文化也要因时而变,随势而为,可以说,如果没有变革的能力,就没有持续存在的动力的。国学也是这样,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自我革新,焕发新的生机,而非因循守旧,萧规曹随。

 

现在有些人一提到国学,马上想到让小孩读经,穿着长袍马褂上课,穿着汉服唐装祭孔,这实际上是把国学走偏了。国学有值得借鉴和继承,超越时空的内涵的,一定是其精神内核,而绝不能迷恋其“骸骨”,企图通过形式上的复古来面对现代生活的挑战只能是南辕北辙。所以,在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怀着忧患意识来反思传统,真正挖掘国学中的好东西。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文化创新。我们当前所说的国学绝非要将所有的内容压缩回单纯的经史子集或者复古仪式中去,而是要在中西文化背景交融的理念下进行研究,即在坚持主体性立场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汲取世界一切文化的精华传承国学,弘扬国学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在科技进步中光大中华文化,实现民族复兴。


标签

上一篇:多少岁开始练书法合适?2019-07-08
下一篇:什么是“国学”2019-07-08

最近浏览: